>>   政策法规

 

中国地勘行业网

电话:010-63395342

         13693201455

         17326925574 

网址:www.zgdztk.com

邮箱:zgdkhyw@163.com

微信公众号:zgdkhyw



  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河北、辽宁、黑龙江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0/2/2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地质勘查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地质勘查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强化资源基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引导重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地质勘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规范和监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赋予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承担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职能。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放管服”工作要求,落实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职责,2018年11月,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组成调研组,先后赴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基层地勘单位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地勘单位发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及政策诉求,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调研情况如下。

一、地勘单位经济发展情况

本次共选取了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和第五地质大队、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能源地质勘查开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生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1队等6家基层地勘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近年来,受矿业形势低迷影响,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自2012年起基本处于下滑状态。

2017年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较2012年相比,下降幅度超过60%。地质勘查投入的巨大变化给基层地勘单位的地质勘查收入及经济发展均带来较大影响。

(一)地勘单位的矿产勘查收入下滑明显,占比越来越小

以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和第五地质大队为例,河北省第二地质大队矿产勘查收入从2012年7093万元(占比33.74%)降至2017年的3127万元(占比14.47%),河北省第五地质大队矿产勘查收入从2012年的15967万元(占比41.57%)降至2017年的1620万元(占比6.2%)。

(二)各类资金投入均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社会资金投入大幅萎缩

从经费来源来看,财政资金(中央及地方)和社会资金总额均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社会资金呈现断崖式下跌,虽然财政资金整体上也呈下降态势(部分年份甚至有所回升),但是其在地质勘查业总额中的占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地勘单位的发展。以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财政资金(中央及地方)收入从2012年的6589万元降至2017年的4616万元,降幅为30%,而其占比却从2012年的56%升至2017年的85%,社会投资收入从2012年5387万元降至2017年的810万元,降幅高达为85%,其占比也从2012年的44%降至2017年的15%。

(三)环境、城市、灾害、农业等领域收入增长,但是其总量规模还比较小

近年来,由于矿产勘查投入的持续减少,地勘单位的发展理念有了转变,逐渐发挥了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进而演化形成“大地质”产业的概念。由于其基础性特点,需要超前投入,且对拉动产业链下游发展起效慢,一时难以形成经济价值,目前主要依靠政府单一投资,工作总量小,且难以形成规模。从6家地勘单位提供的数据来看,仅有1家占比超过30%。

二、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情况及特点

本次调研的3个省份的地勘队伍均已完成分类改革,但各省份地勘单位分类结果不一、功能定位差异较大,其中河北省地勘单位整体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归省人民政府管理;黑龙江省地勘单位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为主,归省自然资源厅统一管理;辽宁省地勘单位全部转为企业,归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在改革发展中,探索形成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黑龙江省实施三年地质勘查专项,不仅推进了本省矿业产业化发展,也发挥了国有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第五地质大队建立与唐山市国土资源局的合作,服务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实现资源再利用。这些好的做法既充分发挥了地勘队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又搞活做强了地勘队伍。各省也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如公益一类地勘单位财政拨款没有完全给足、市场创收又不符合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政策要求、公益服务职能发挥不充分等;公益二类单位激励政策不到位、财政经费不足部分难以弥补、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面比较狭窄、市场创收困难等。

三、地勘单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我国的资源国情与生态文明建设均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地勘单位需要把握发展主动,肩负使命、勇于担当,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方面,我国基本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仍将保持在高位。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做出重要批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地质找矿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地质工作发展,地质工作服务于生态文明,两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国有地勘单位肩负着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担当。要以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认真研究分析中央作出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认清大局大势,把握发展主动,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把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新作为,体现到资源保障与生态保护的方方面面中去。

(二)地质勘查预算标准偏低、绿色勘查标准体系不健全、最低价中标现象等是基层地勘单位反映最为强烈的四大问题

一是地质勘查预算标准偏低。现行的地质勘查预算标准为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颁发的2007年预算标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年预算标准(试用版)。其反映的主要是实物工作量的价格,体现不了地质勘查工作较高的技术服务价值,且标准运行了近10年时间,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绿色勘查标准体系缺乏。由于在政策或制度上缺乏绿色勘查国家标准,地勘单位在生态保护区合理从事地质工作受到很大程度制约。三是最低价中标扰乱了勘查市场环境。地质工作是一项极其严谨的智力服务型工作,不仅具有高风险、高难度、高成本的特征,还具有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特点,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工匠精神”,最低价中标不符合地质工作的规律,造成不规范竞争,给勘查成果质量带来很大隐患。

(三)地质勘查资质取消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地勘单位需要进一步提升勘查技术、装备水平、人才素质,避免同质化竞争,依靠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赢得政府及市场的垂青

在调研中发现,地勘单位在发展中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勘单位为了生计过多地涉足非地质类工作,从事地质勘查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勘查技术得不到有效发挥和提升;二是大多地勘单位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高精尖设备更是缺乏;三是受作业环境艰苦、待遇水平偏低、地勘项目萎缩、改革过程中的思想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地勘单位很难吸引和培养高级勘查技术与管理人才;四是大多地勘单位的服务领域相似、产业结构雷同,有些城市扎堆了多支队伍,队伍规模散而小、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地勘单位过去依靠拼资源、拼优惠政策、拼廉价劳动力的老路已凸显瓶颈,必须要转向依靠技术创新、人才引领、设备更新、信息利用等提升勘查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对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建议

分析基层地勘单位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我们深刻认识到,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地勘队伍面临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其履行使命职责、真正把地质工作同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的问题,其关键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队伍活力,提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的能力。

(一)为地勘单位发展创造空间

新组建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承担了更多的职责,与地质工作相关的地质调查工作、矿产勘查工作、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和工程治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等工作,这些领域本身就是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很大程度上涉及地质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结合。地勘队伍具备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的先天优势和技术条件,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选择专业能力强、业绩信誉好的地勘单位承担这些工作,积极发挥地勘单位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二)加强行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地质勘查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地质工作的保障机制、科学的发展方向、地质找矿思路的调整等方面。关于地质工作的保障机制,地质工作当前要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地质调查规划,明确重点工作领域和重点任务,统筹中央和地方地质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全国地勘队伍作用。关于行业发展方向,定期编制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引导地勘队伍科学发展。关于地质找矿工作的调整,引导地勘单位按照“三调整、一进军”的工作原则,调整与保护区重叠的重点找矿区域,调整矿产勘查工作手段,开展绿色勘查,调整主攻矿种,在加强油气和大宗矿产勘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新兴产业资源勘查。向地球深部进军,充分发挥深地探测在理论技术方法装备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已有矿山和矿集区开展深部找矿,新增探明储量。

(三)加强行业监管及标准的引领

按照国务院关于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活动的监督检查,建立地质勘查单位信息公示公开机制,指导行业协会建立会员单位执业档案及信用评价制度,推进行业诚信自律,维护勘查工作秩序。规范地质勘查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优化评标标准,优先选择技术好、信誉佳的单位承担项目。研究制定绿色勘查国家标准,建立在生态保护区分类实施地质调查和勘查的工作机制,引导地勘单位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行作业,使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改善地质勘查市场营商环境

近几年已经陆续出台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权益金制度改革等有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三个配套条例尚未进行系统修改,一些规定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实际,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完善营商环境,提升社会资金找矿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选择合适的机制,在资源潜力较大、风险较高地区开展勘查,带动和引领商业性矿产勘查。

(五)提升地质勘查行业服务水平

制、修订地质勘查预算标准和野外后勤保障标准,使地质勘查工作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向地方政府及社会宣传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多展示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优良传统,多为地勘单位发展争取支持,把握处理好事业单位改革中涉及的人员身份、资产、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多为地勘单位搭建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等平台,促进基层地勘单位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工作观念。发挥社会团体作用,建立国际化产能平台,促进地勘队伍“走出去”,在国际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本文选自《2018年度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报告》地质出版社

 

 

网站介绍    |    商务合作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新闻投稿    |    后台管理


一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中苑二区40号楼19层

二部:北京东燕郊开发区富地广场D座8号楼十七层

电话:010-63395342  13693201455  17326925574

网址:www.zgdztk.com    邮箱:zgdkhyw@163.com

微信公众号:zgdkhyw

Copyright ©2019 北京晟浩中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www.zgdztk.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ICP号:京ICP备19012516号-1